□李琰
近年来,定海区公安分局聚焦源头防控、强化末端治理,始终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压打防态势,通过“点线面”三维立体的宣传攻势,全力构筑精准化、多层次、全覆盖的反诈“防护网”,切实增强群众防骗意识和能力。今年以来,定海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数、案损数同比分别下降3.8%、5.2%,实现了“双下降”目标。
立足“点”上发力 开拓反诈“新阵地”
“任你骗术怎么变,我不转钱应万变。”“乌鸡土鸡三黄鸡,提到转账就挂机。”“花言巧语都不听,天上不会掉馅饼。”……近日,在全区核酸检测点、商超、医院等人员流动性大的公共场所,出现了许多朗朗上口的反诈标语或“一米线”地贴,引起居民纷纷点赞并拍照分享至朋友圈。
这是定海警方创新构建反诈宣传阵地的一项举措,也是深入推进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心防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的一个缩影。今年,公安机关立足“点”上发力,不断丰富反诈宣传形式、扩大反诈工作外延,相继打造警银联防反诈驿站,反诈菜场、超市、公园、酒店、景区等宣传“新阵地”,并联合辖区百余商家共同推出反诈吐司、奶茶、粽子、包裹、外卖等一系列“反诈利器”,最大限度挤压“行骗空间”,有效增强辖区群众的反诈意识。
此外,定海警方还密切关注辖区各地诈骗发案情况,在公安服务窗口、镇街及村社便民中心、工业园区等地设反诈宣传固定展示点,放置各类反诈宣传资料,着力将“受骗洼地”打造成“防诈高地”,确保反诈工作到边到底、不留死角。
聚力“线”上攻坚 延伸反诈“朋友圈”
今年,定海警方聚力反诈攻坚难题,刚性推动宣传防范各项举措,通过线上和线下结合、传统和新媒体同步、人工和智能共用等模式,深入开展反诈宣传活动,构建“横向扩面、纵向下沉、定向延伸”的反诈“朋友圈”,竭力为辖区群众的“钱袋子”上一把“安全锁”。
“注意!重点来了,‘刷单返利诈骗’要小心。”9月23日,分局民警邵嘉媛化身线上主播,通过情景再现、线上互动、问答抽奖等方式,给网友送上满满的反诈“干货”。在此基础上,定海警方依托微信、抖音、微博等线上平台,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广覆盖的宣传态势。同时,自制视频、漫画、MV等反诈作品,在辖区各大影院播放,并推送至百余个警民、社区、警企等微信群,不断延伸反诈“朋友圈”,提高群众抵制电信网络诈骗的“免疫力”。
“线”上有文章,“线”下亦精彩。分局组织民辅警、网格员、村社干部等力量,走村串巷、进企入户开展宣讲、竞答抽奖、赠送反诈小礼品等形式多样的反诈活动,并利用LED屏、大喇叭广播等多种形式扩大覆盖面,确保反诈宣防落实到户、具体到人。同时,定期举办警企座谈会和警民恳谈会,通报案情,共商应对措施。今年以来,已走访宣传居民10.5万户,发放宣传资料14万余份,开展集中宣讲640余次,举办反诈晚会2场。
坚持“面”上联动 构建反诈“共同体”
“幸好及时遇见真警察,不然就真被‘假公安’骗了。现在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一眼就能辨别诈骗电话和短信。”时隔一年,徐某回想自己被一步步操控的情景,仍心有余悸。当时,正上班的她接到“131”开头的自称是“舟山市公安局陈警官”电话,被告知其银行账户涉嫌诈骗,要求找安静的地方配合“调查”。面色凝重、心不在焉的她被酒店陈经理看出了端倪,陈经理火速联系给酒店开展过反诈培训的程栋权警官前来拦截。经过程警官1小时的极力劝阻和耐心讲解,徐某才彻底醒悟自己遇上了电信诈骗。
未得逞的电信诈骗“故事”,每天都在定海“上演”。这不仅得益于时下“全员式”的工作体系、“定制式”的工作机制和“渗透式”的宣传防范,更离不开被充分发动的群众力量。
如今,穿梭于定海区商圈、步行街,戴着红袖章的反诈志愿者随处可见;走进小区、楼宇,大爷大妈都会跟你聊聊“反诈那些事”;50余个“警物”“警校”“警银”“警企”等行业领域反诈联盟团队联动联防;自觉参与、组织反诈宣传的个人活跃在线上线下,助力反诈工作“进行到底”。
目前,定海警方依托区联席会,出台15项刚性措施和5项严格制度,全区各地各部门及下属企事业单位人员100%签订《反诈防骗责任告知书》,构建起“政府主导、公安牵头、部门联动、行业响应、群众参与”的集中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共同体”,实现社会面反诈力量全覆盖,进一步形成“全民宣传、人人反诈”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