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务资讯
  • 警务要闻
  • 全市警讯
  • 警方提醒

舟山:创新“海上枫桥经验”,深化“海陆共治”警务

发布日期: 2024-02-21 10:15 信息来源: 政治部 访问量: 字号: [ ]

□张和

我市独特的地理区位、深厚的海洋文化孕育滋养了海味十足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特色品牌——“海上枫桥经验”。近年来,我市公安机关立足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高度,全力服务保障国家战略落地,持续深化“海上枫桥”工作机制,强力推进海陆统筹治理,为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环境。

“一盘棋”共建共治

我市以党建为引领,把支部建在海上、建在船上,以党员先锋示范引领“海上枫桥”建设,打通海上矛盾化解和风险防范的“最后一公里”。我市公安牵头建立“海上老娘舅”队伍,打造“红帆示范”先锋船,开展海上纠纷化解、安全联防、抢险互助等工作。

同时,我市公安以“10+X”模式统筹组建“东海渔嫂”等队伍近400支1万余人,形成“红帆船长+党员船员+骨干渔民+东海渔嫂”的团队,通过“赋能赋权赋誉”,逐步形成“东海渔嫂”组织化、多元化、专业化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格局,努力将风险问题第一时间化解在前端、在初始。

渔船远在外洋,发生矛盾纠纷怎么管?公安机关坚持推动“海上矛盾陆上解”,将“枫桥经验”从陆地嫁接到海上。“都是老乡,也不是啥大不了的事,坐下来说!”一名船员无法适应船上生活要求乘船返航,却因企业拒付工资而扬言要干扰渔船作业。作为“海上老娘舅”队伍的一员,大副王师傅在船上有很高的威望,他耐心安抚闹情绪的船员,同时向辖区派出所通报。在陆上,派出所民警获悉后,联合司法等相关职能部门,请涉事企业负责人在“平安小苑”坐下来协商,经过多次调解,最终化解了这次纠纷。

“平安小苑”目前共有公安、综治、司法、城管、社区五大部门实体化入驻办公,另外设立了法院、检察院、海警、海洋与渔业局等专业工作室,协同开展案事件处置、矛盾纠纷化解、安全防范宣传等工作,执法人员联动、执法资源共享,筑牢基层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对推进平安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揽子”平安护航

我市是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实施地。为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一流营商环境,我市公安把防范重大项目风险、保障海洋经济发展作为重中之重。

论及我市公安护航重大项目的样板,多数人都会提到那个原仅有500人的偏远荒芜的“悬水”小岛——鱼山岛,现如今它已成为机械林立、管道蜿蜒、灯光璀璨的“超级工厂”——舟山绿色石化基地。鱼山岛上常驻有来自31个省份的19000余人,人多、流动性强,管理难度极大。

去年10月,全国首个超大型工地“融警务中心”在鱼山落成,植入“红蓝哨所”“家乡红陪审团”“石榴籽工作室”等,会聚“蓝精灵”、商铺联盟等群众性组织,推动警源诉源访源“三源”共治,打造“吹哨—报到—销号”现代融治理体系,有效解决了岛上人员管理难、安全风险大等问题,构建起多治融合新模式。

走进“石榴籽工作室”,一张悬挂在墙上的中国地图特别醒目,图上各个地方张贴着来自此地的调解员的照片。来自西藏的工人老刘至今还记得,那年他与包工头发生劳资纠纷,因语言不通,双方一直僵持不下,是藏族女民警南措的介入,才顺利化解了那次纠纷。

南措笑着告诉笔者:“岛上有来自35个少数民族的200多名建设者,拉近与工人们的心理距离,才能快速巧解矛盾。”

“一张网”精准预警

“有2艘渔船驶出港区,请核查相关情况,并通报相关部门。”这是今年休渔期发生在新成立的海防部综合指挥中心的一幕。某渔船私自驶出港区后,触发了“海上电子围栏”,值班民警立即发出相应工作指令。经核查,这2艘渔船是驶到海岛某船厂进厂维修,并非出海作业。

集大屏可视化系统、VR虚拟实景视频投影、AR实景船舶移动跟踪等舱位于一体,配套渔港南北两岸雷达、AIS、鹰眼、高清监控等物联感知设备1200余套……在诸多软硬件系统加持下,普陀公安对沈家门港区“一港两岸”实现实时警情、多维感知源等数据情况“一屏展示”。不仅如此,日常警务也实现由治到“智”,警务更加精准高效。

我市公安海防部门依托全市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协调交通、渔政、海事等部门,多渠道整合数字资源,协同打造统一的海上数据资源池。构建海上反走私、基础设施防护等领域智控系统,建起“远洋—岸线—岛屿—港口”四层“智能防控圈”,做到海上风险隐患未动先知、异动即知。日前,“智治海安”应用警报突然响起,对定海某海域一船舶发出涉嫌走私高危预警,值班民警迅速研判,在确认预警信息可靠之后,立即向相关协作单位发出联动打击情报单,执法船艇火速出警,在定海岙山海域成功查获嫌疑船舶。

“该应用聚合16家涉海职能部门力量,积极推动多方资源的协同汇聚、深度融合。”海防支队相关负责人说道。去年以来,共破获海上走私、非法捕捞等案件1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