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和
碧海流云、潮起潮落、耕海牧渔、风光正好。我市因海而生、凭海而兴、向海图强,有着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禀赋。我市公安聚焦省委三个“一号工程”以及市委“985”行动,立足公安机关主业职能,助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新高地、我国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基地、长三角重要的海上对外开放战略要地,坚决扛起“建设海洋强省打头阵”的重要使命,持续深化海岛共富警务,全方位护航高水平建设现代海洋城市。
做优便捷服务体系
聚力提升惠企指数
“真方便,一开始还担心海岛交通不便,跑手续要耽误时间,没想到足不出岛,在民警的帮助下,在线上就可以完成民爆物品购买运输审批手续。”近日,刚刚完成爆破作业的普陀一重点项目工地的相关负责任人陈先生感叹道。这得益于普陀公安推出的公安涉企服务“一类事”清单。除此之外,在涉企出入境服务、涉企法律服务等多项业务事项方面,也实施增值服务,最大限度为企业提供便利。
“企”有所盼,“警”有所应。我市公安持续强化“11087·舟到在浙里”品牌建设,完善“随时随地办”公安政务服务工作体系,构建线上线下为企服务矩阵,健全“一窗通办、一窗通拍”和“企呼我应”长效机制,加快形成定制化、套餐式、模块化的涉企服务“一类事”新场景,建立警企沟通交流机制和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推进15分钟办事圈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全覆盖,提升公安涉企服务“供需匹配度”。
4月22日,全市首个海防工作站——沈家门海防工作站揭牌运行,该站联动“平安小苑”大干站据守沈家门渔港,是我市公安打造海陆联动防控一体化品牌的有力体现。“沈家门渔港高峰期,泊船超过7000艘。海防工作站的设立,不仅是执勤点、治安点,还要为渔民们做好服务工作,提供各类帮助。”沈家门海防工作站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后,工作站还将优化船舶修造企业报备管理、法律咨询、证件办理等便民服务。”
深化执法办案体系
全力提升法治指数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紧盯重点领域涉企犯罪,开展“护航2024”专项整治行动,重拳打击合同诈骗、职务侵占等涉企犯罪。“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我们始终把全领域打击涉企违法犯罪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完善行刑衔接机制,深入开展‘昆仑’‘猎狐’专项行动等措施,解决涉企违法犯罪行为,力求营造最平安的海洋经济发展环境。”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8人,涉案金额5500万余元。
我市公安立足设置海防缉私机构先行经验,整合经侦、刑侦、治安、食药环等部门相关职责,组建海洋经济保卫专门机构,在重要港区、重点产业园区、重点自然保护区设立专业派出所或联勤警务站,实行垂直管理,承担服务保障海洋产业、涉海违法犯罪打击治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渔船民管理等职责。
此外,我市公安发挥海防办、反走私办等涉海议事协调机构作用,会同海关、港航、海事、海警等部门,健全海上执法联动、应急事件联处、违规船舶联管、资源信息联通“四联”管控机制,强化涉海领域行刑衔接,形成“统一指挥、上下贯通、整体联动”格局。全市公安机关落实“百千万培训计划”,充分发动专业人才、企业骨干等力量,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创造性开展法律服务、网络安全、企业合规等方面的防范宣传教育培训146次,累计培训企业高管280余人次,员工7300余人次,不断提升企业管理人员预防内部犯罪、防控外部侵害的能力,扎实做好企业安全防范工作。
建强综合治理体系
努力提升平安指数
我市拥有全国最大的远洋渔业捕捞生产基地,在茫茫的北太平洋等海域,漂泊着600多艘舟山籍远洋渔船、1.8万余名船员。“远洋警务”如何聚焦治理难点、护航远洋渔业平安?如今只要轻点鼠标,远在秘鲁海域作业渔船的生产作业画面即刻显示……在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派出所远程服务联勤指挥中心,这个由电子屏幕等设备组成的远程通信系统,是民警介入海上矛盾联调、远程调查取证、云端普法疏导、应急指挥调度的利器。去年以来,定海区公安分局已开展远程取证28次,云端普法12次,实现160余起远洋矛盾纠纷100%化解,真正做到“小事不下船,大事不出港,矛盾纠纷化解在海上”。
所长俞浩敏介绍说,我们还统合1个远洋渔业协会、7家职能部门、38家船企,打造“深海红盾”党建品牌,配套建立船情“碰头会”、应急“联席会”、甲板“宣讲会”等机制,牵引从近海到远洋一体化联动治理,近四年已累计联动化解远洋矛盾纠纷450余起。
“东海抲鱼员”叶某出海作业回港后,第一时间拨通社区民警的电话,向他介绍海上情况。“近期没有发现违法犯罪行为,下次出海时我还会继续留意这块区域的情况。”叶某所属的“东海抲鱼员”队伍是岱山公安“山海守护人”蓝色生态义警队伍中的一支。今年以来,岱山公安以生态警务工作机制为指引,建立健全“警种主责+社区民警主力”的全警守护体系、“线上联络+联合执法”的共治联动体系、“预警感知+系统治理”的数智赋能体系,着力将生态隐患解决在基层、将安全稳定创建在基层,为辖区“生态警务”工作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