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珊珊/文
人勤春来早,安全不可少。为有效预防和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增强辖区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守法意识和文明意识,定海区公安分局规模化启动、集约式推进农村群众交通安全精准宣教工作,最大限度保障群众出行平安、顺畅,蹄疾步稳推动提升道路安全水平。
“靶向”宣教,筑牢交通防护网
“大妈大叔,出门骑电动车一定要戴好头盔,这是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负责……”近日,定海公安组织警力走进国省道沿线周边村庄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为农村居民送上“交通安全套餐”,确保不漏一户一人。
该局联合镇街(村社)干部、网格志愿者组建“交通安全宣传队”,一改以往“大水漫灌”式的宣传模式,精心摸排镇街(村社)人口底数,梳理汇总“一人一档”信息,根据不同群体量身定制宣传方案。针对农村地区路况复杂、群众交通安全意识薄弱等特点,通过入户走访、摆摊设点等方式,在与村民“拉家常”过程中,围绕“安全走路、安全骑行、安全乘车”等核心内容,巧妙地将交通安全出行知识融入到对话之中,切实提升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
同时,民警还现场讲解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危害,以及甄别电信诈骗的方法和技巧,针对近期高发的虚假投资、冒充客服、购物退款等诈骗类型进行了重点阐述,切实提高群众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意识和能力。
声声入耳,平安守护“夕阳红”
“现在村里的大喇叭里,经常听到在讲解交通安全知识,给我们这些不用手机的老年人好好上了一课。”干石览新建村村民王大伯笑着表示。
“无牌无证驾驶危害大。”“面包车不超员载人。”“骑乘摩托车、电动车要佩戴安全头盔……”辖区交警和派出所巧借大喇叭覆盖面广、操作方便的优势,将交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安全出行注意事项、预防事故安全措施等汇编成短小精简的广播稿,通过用通俗朴实的语言进行专题播报,让农村老年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同时,针对老年群体感知应变能力差、交通安全认知存在盲区等情况,结合传统节日、春耕春种等时间节点,以文化大礼堂、村委活动室为载体,对60周岁以上老年人开展“方言课堂”式对症下药,确保老年群体听得懂、效果佳、有收获。借助警用无人机高音喇叭覆盖面广的特点,在人流量车流量较为集中的路段巡查,让交通安全宣传入耳入心。
重拳出击,“专项整治”掀高潮
“我以为就那么一次不可能那么巧被查到吧,没想到啊……”近日的一个傍晚,虞某在家吃饭时喝了酒,突然有事外出。出于侥幸心理,他开车出门,经过盐仓兴舟大道路口时被交警拦下,酒精检测结果显示其属酒后驾驶机动车。周日傍晚,交警在双桥汽车城发现一辆机动车行驶其间发出高频噪声,经拦截检查发现该车辆车前灯、排气管均存在改装情况,随后交警对车主的改装行为依法进行处理。
针对农村道路交通违法多发时段和路段,定海交警加大路面管控力度,在村道口、机耕路等部位,严厉查处电动车、摩托车无牌无证上路、闯红灯,农用车、拖拉机非法载人以及酒驾醉驾等违法犯罪行为,共同营造安全有序道路交通环境。
“农村精准宣教工作全面启动以来,我们通过每日通报、跟踪督办,综合评估宣传成效,总结提炼工作经验。下一步,我们将延伸宣传触角、扩大防治半径,力求宣出声势防出实效,为构建平安乡村贡献力量。”该局治安大队教导员朱善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