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务资讯
  • 警务要闻
  • 全市警讯
  • 警方提醒

舟山:我市公安构建“海陆空”智慧守护体系 打造千岛立体安防新模式

发布日期: 2025-07-25 10:09 信息来源: 新闻宣传处 访问量: 字号: [ ]

□张和

千岛之城,碧波之上,“人工智能+”行动正重塑舟山群岛的安全防线。今年以来,我市公安聚焦提升公安核心战斗力,坚持警务工作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构建起“海陆空”立体化智慧防控体系,打造形成了“人工智能+”舟山公安品牌集群。

智慧赋能,筑牢海上屏障

近日凌晨,岱山秀山一废弃码头灯火通明,一艘关闭AIS信号的可疑船舶悄然停靠,我市公安海防管理部门依托“岸线夜间智能巡控‘夜枭'模型”,第一时间捕捉到异常情况,智慧海防工作台迅速启动,精准锁定目标位置。公安部门立即联动海警、海关缉私等部门展开布控,成功将该船截获,现场查获涉嫌走私冻品上百吨。这正是我市公安智能化管海控海能力的生动体现。

海防管理支队副支队长管艇介绍:“我们研发应用的岸线夜间智能巡控‘夜枭'模型,能通过智能算法精准识别夜间异常活动和船舶,大幅减轻基层视频巡查工作量,极大提升了夜间海防效能。同时,‘观海知舟'船舶智能识别模型也成功投入实战,可以辅助精准识别并管控重点船舶,并从中产出有价值的成案线索。”今年上半年,我市公安已查破涉海案件20起,查获涉案冻品400余吨,有效筑牢海上安全屏障。

面对岛屿众多、海域辽阔带来的独特管控挑战,我市公安迭代升级智慧海防工作平台,深度融合“人、船、车、港、企”等涉海要素信息,实现系统自动更新和精准管防落地。该平台有效赋能各涉海职能部门的日常管控与闭环处置,年内已高效核查船舶预警信息2085条,推动入舟船舶报备率提升至90%以上,显著提升了海上治安秩序的掌控力。

高效联动,守护城市安宁

“我家老人走丢了,请你们帮帮忙。”近日,定海的林女士焦急万分地报警。城东派出所迅速出警,并携带无人机协助寻找。经过3个多小时紧张搜寻,民警终于将老人平安找回。林女士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为110高效接处警点赞。

这正是我市公安“智慧110”建设的缩影。着眼于为基层减负、让群众满意,我市公安系统性地重塑了接处警模式,创新打造“勤务中台”,构建起多警种“同心同力、同轴运转”的体系化作战格局,显著提升了处警的响应速度和协同作战能力。依托实时大数据支撑,为一线民警精准提供信息支持,有效降低了执法风险,并通过建立覆盖警情“接、派、处、盯”全流程、全要素的服务支撑体系,实现了高效闭环运转,更好地守护着群众的平安。

陆上治理不仅关乎警情响应,也体现在城市运行“大动脉”的管理上。“过去治堵像救火,现在更像下棋。”今年“五一”假期,舟山海岛旅游热度空前,进出舟山跨海大桥、朱家尖大桥流量均突破历史纪录,但来往舟山的行车体验却顺畅“丝滑”,特别是朱家尖大流量缓行时段有效缩减了30%以上。这份从容的背后,正是舟山“舟道先知”“动态信号”等“绿科技”编织的智慧治堵网络在保驾护航。尤其是“舟道先知”系统依托卡口、停车场、气象预报等数据,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实时展现路网态势数据,精准预测隔日总流量、当天24小时流量变化,破解当前旅游大客流中疏导服务的短板。

科技织网,捍卫低空安全

“发现入侵目标,请求击落……”

在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训练场,航空警务大队民警肩扛新型“HQ-100黄雀”超高速防御无人机,略微瞄准,接到指令后扣动扳机。极速飞行的“黄雀”精准击落规避中的靶机。

这是我市公安科技赋能低空安全防控的生动实践,也是在警务无人机领域深耕结出的硕果。我市公安通过自身警务创新和应用实践,先后吸引了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的重点实验室与市低空经济建设部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低空安防技术联合创新中心”和“稳定飞行联合实验室”,构建形成低空安全与产业发展政、警、校、企“四位一体”战略合作新体系,有力地助推了我市低空安全技术的发展。此外,我市公安原创性建设“低空安全走廊”,推行“智管+自管+联管”模式,分区分类实施动态掌握、预警预测、反制驱离等措施,确保核心商业机密空域净空。

回到室内训练场,数百个大大小小的零件在桌上整齐排列,特警队员们正有条不紊地搭建组装,3分钟后,所有人都组装完成,开始调试优化。空中,各种型号的无人机、穿越机在队员们的操作下灵活快速地穿梭于梁柱之间。这些就是“鱼鹰战队”日常训练的场景。这支“鱼鹰战队”是由我市公安组建的首支120人低空专业处置力量,从日常巡逻的“蓝天110”到活动安保的“空中骑兵”,再到低空救援的“飞天战警”,我市公安打造以警格、综治格、城管格为基础,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空中义警”为补充的“3+N”无人机管控体系,不断延伸警务服务触角,为高质量发展织就出一张“平安网”。